一百多年來,對回轉窯的改進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。一方面是局限于窯本體的改進,例如,對窯直徑某部分的擴大、窯長度的變化,或者窯內裝設附加換熱裝置等,以達到改進某些部分換熱條件,改變氣流速度或延長滯留時間的目的;另一方面,則是將某些熟料形成化學過程移到窯外,以改善換熱和化學反應條件。從對回轉窯技術改進方面分析,后一方面的改進,才具有真正對回轉窯挑戰(zhàn)的意義。
從1928年立波爾窯的誕生,1932年旋風預熱器利的獲取,1950年旋風預熱窯的出現(xiàn),1971年預分解利的獲取,1971年預分解窯的誕生,以及80年代長徑比為10的兩支點短回轉窯的誕生等,這些對回轉窯功能削弱的技術革新過程至今仍在進行。這樣就使凡是能采用比回轉窯更加優(yōu)越的設備進行的水泥熟料煅燒過程,都轉移到窯外進行,以盡量克服其固有的缺點和不足。但是到目前為止,熟料煅燒的較后燒結過程,仍采用回轉窯來完成,還沒有研制開發(fā)出可用于現(xiàn)代化大型生產的更好裝備。特別是回轉窯所具有的降解利用各種廢棄物的優(yōu)良環(huán)保功能被挖掘利用后,更賦予其新的發(fā)展活力。
文章來自豫暉球磨機網:http://www.hellohoneybunch.com
回轉窯相關文章推薦:豫暉水泥回轉窯的參數(shù)